文章来源:由「百度新聞」平台非商業用途取用"http://www.sohu.com/a/203335171_100009012"
原標題:【大家理論】第三屆中國國際大學生設計雙年展內容摘要:本文在當下電影發展與藝術批評實踐及理論現狀的背景下,從文藝批評、影視媒介學術前沿、文化產業現象、藝術傳播等問題出發,以北京大學“批評家周末”文藝沙龍為對象,分析當下文藝批評的理論、方法、批評主體等重要問題,探討新媒介融合、跨文化傳播、類型融合、藝術與商業并存等趨勢為電影帶來的新的問題與可能。本文循此總結文藝批評的傳統與藝術,倡揚“回到現場”的學術爭鳴,回應當前文藝批評面臨的諸多問題,希冀為創作界、批評理論界提供更多可研討的問題、可思考的維度與可解決的思路。關鍵詞:文藝批評 “批評家周末” 媒介文化 藝術電影 華語電影 跨國合拍與跨文化傳播當下,電影研究在繼續擴容與深化,媒介文化、大眾文化、哲學、傳播學、心理學、腦神經科學、社會學等研究方法向電影研究滲透,電影甚至在一些學者那里成為哲學本身,而網絡媒介的日常生活化所帶來的電影生產、傳播、研究等的全方位的變革,更使得電影批評在批評對象變異、理論來源拓展、批評方法與思維方式變革、批評隊伍的重構以及意義的生產與傳播等全方位面臨挑戰。無疑,電影與媒介日漸成為重要研究對象,電影理論與電影史日漸滲透到電影批評,國內外學者共同關注、研究中國電影,在爭議重重中共同建構陷阱暗含的華語電影研究共同體,批評的對話意識和在場性逐漸加強……諸如此類,均為電影研究搭建了產業界與研究界之間的溝通橋梁,為電影研究的擴容與深化拓出了種種可能性。2014年9月19日,北京大學影視戲劇研究中心重新開啟20年前由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詩評家謝冕先生1990年代創辦的“批評家周末”文藝沙龍,對重要的文藝現象和文化問題展開討論。當年,謝冕先生弘揚北大學術傳統,將學術研究從紙上的論文帶到了現場討論的文藝沙龍。今天,時代的變革使文藝批評和文藝創作所面臨的問題、討論的角度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但貫通其中的精神、宗旨是一樣的——正如謝冕先生所言“我是學者,我要發言!”北大“批評家周末”文藝沙龍由北大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辦,現由北大藝術學院教授、副院長、影視戲劇研究中心主任陳旭光主持。論壇的主講人和參與討論者既有文藝界的知名學者、批評家、教授,也有北大的博士生、碩士生、本科生、博士后、訪問學者,還有一線的創作者(如編劇、導演等)和業界人士(如影視制片人、管理者)。這三個梯隊組成的“批評家周末”陣容,不僅使學術研究直面當下文藝創作、藝術生產與文化產業發展,也使創作界、業界得以與學界對話、交流、溝通并聽見學界尤其是青年學人的聲音,為當下藝術批評注入新鮮血液,呈現活潑潑的生命力。【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的裂隙:市場、評價、前景】//從當前中國電影產業格局來看,商業電影與藝術電影的裂隙是顯而易見的。在當前的中國電影市場,藝術電影如何生存與自處,商業電影如何具有更高的藝術價值,藝術電影與商業電影能否兼容雙贏,某些電影的票房與口碑為什麼嚴重對立,如何建構合理、開放的電影評價的標準體系[1],是電影工作者、電影產業界最為關心的問題。北大“批評家周末”對小眾、低成藝術電影《百鳥朝鳳》《刺客聶隱娘》,高成本、商業化運營的“文藝大片”《黃金時代》,跨國敘事、全球化發行傳播的《山河故人》,以及多種類型融合的商業大片《九層妖塔》等的爭鳴,就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討。1.藝術電影的生存與艱難突圍當前,在以商業電影為主導的中國電影市場下,藝術電影的受眾與市場、發行與宣傳、評價與研究已成為藝術電影面前的“三座大山”,正如《百鳥朝鳳》的“義務發行人”方勵指出,藝術電影面臨的是觀眾、院線和媒體三道關卡。北大“批評家周末”通過“大家絕唱、影壇遺響——《百鳥朝鳳》與吳天明的導演藝術”和“作者風格、形式美學與時代癥候——爭鳴《刺客聶隱娘》”兩次沙龍活動回應了這些問題,前者是藝術電影的宣發團隊的闡發及與電影學者的對話,后者是深度藝術分析與文化癥候解讀。藝術電影在當下遭遇的藝術價值與商業產值不對等的窘境,也就是觀眾對藝術電影的欣賞、讀解與其消費之間出現了裂縫。吳天明的《百鳥朝鳳》和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都是優秀的藝術電影。吳冠平教授認為,《百鳥朝鳳》是一部具有中國氣派的藝術電影,彰顯了完整、稚拙的“第四代”導演的鮮明個性和創作思想。李洋教授認為《百鳥朝鳳》具有很強的個人性和共性,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陳旭光認為《刺客聶隱娘》是這個時代的隱喻,它涉及傳統文化、傳統美學精神如何在今天通過影像的方式進行傳承與轉化的問題。藝術電影的發行與宣傳困難是產業界與學術界共同關注的難題。陸紹陽教授認為,造成中國電影發展繁榮且不平衡的主要元素是藝術電影的發行機制和藝術電影的生存空間。《百鳥朝鳳》的“義務發行人”方勵指出,藝術電影的排片問題背后是中國藝術電影的供需不對稱和多元化缺乏。吳天明導演之女吳妍妍提出,《百鳥朝鳳》在以“80后”、“90后”用戶為主的豆瓣電影網站的評分高達8.4分,但院線排片卻太少。高小立編審從《百鳥朝鳳》入手,分析了當前的電影市場現狀,論述了影院差異化建設的必要性,藝術電影的分眾化應該成為藝術市場的一劑良藥。藝術電影的評價是藝術標準還是票房標準,這似乎成了批評的一個“難題”。碩士生祖紀妍、周圣崴和博士生李雨諫分別從時代癥候、形式美學與作者風格三個維度對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進行了深度剖析,并對藝術電影的認知方式與評價標準展開深入討論。2.藝術電影的商業化“欲望”目前中國藝術電影的運作,既有《百鳥朝鳳》《刺客聶隱娘》等較為傳統的藝術電影發行,還有偏向商業化運營的發行方式,許鞍華的《黃金時代》是一個典型案例。中國電影市場以商業電影為主導,為藝術電影留下的放映空間和市場份額極為有限,藝術電影的商業化運營正是藝術電影在這場較量中產生的一種方式。碩士生金慧妍以《黃金時代》發行團隊主要成員的特殊身份從歷史文本、電影文本和項目運作“實驗”三個層面展開了全面剖析。劉藩副研究員提出,當前中國藝術片市場面臨優秀片源少、放映場所養不起來、固定觀眾難以形成、市場占有率很少的創作與發行的循環。對于本片的商業化營銷方式,一些學者仍存疑慮。戴清教授認為,影片在市場地位、創作方式、藝術風格三方面存在一定的錯位。江耀進主編也指出,影片的文本性和作者性與其女主角湯唯的商業化氣息之間存在一定的悖論和矛盾。3.藝術電影的“跨地”寫作與全球化傳播藝術電影的海外傳播既有以票房為訴求的商業渠道,也有以電影節提名、獲獎、展映為訴求的渠道。賈樟柯的“非典型”合拍片《山河故人》,堪稱全球化時代中國藝術電影全球化傳播的代表,“批評家周末”對《山河故人》進行了深入研討。對于賈樟柯這位一直深受海外關注的中國電影人來說,其自身的特殊性毋庸置疑。博士生李雨諫提出了賈樟柯作品脈絡中的“重復”所帶來的去中心化問題。博士生石小溪提出了賈樟柯作為導演的價值和作為名人的價值。碩士生張俊隆認為,《山河故人》呈現了作為一種傳播現象進入商業市場后的“失語”狀態。陳旭光認為片中“小武們”長大了,走出汾陽,走向“世界”,走到海外,走到未來的2025年。這是作為具有世界聲譽的賈樟柯在全球化時代的“跨地”創作和跨文化思考,無論是藝術的自我突破,還是美學上的感傷憂郁情調,都具有世界眼光和未來意識。4.商業電影的類型融合與“想象力消費”在中國電影票房份額上,商業電影占據了大半壁江山。在票房大獲成功的商業電影中,奇幻、懸疑、喜劇等類型電影成為了最大贏家[2],尤其是電影創作的魔幻現實主義背景與趨勢下,奇幻電影與其他各類型之間的借鑒與融合,陸川導演的《九層妖塔》是其中的典型案例。為此,“批評家周末”展開了一場通過《九層妖塔》而思考中國奇幻類電影的探索與前景的研討。影片導演陸川闡述了《九層妖塔》所架構的龐大世界觀可能要在第三部完成時才能完全展現,影片之于中國電影的未來意義非凡。尹鴻教授將該片定位為“工業級影片”,且提出“工業級”制作是中國電影的發展方向。對于該片的多元類型融合,皇甫宜川研究員將其界定為科幻與玄幻的類型融合。張頤武教授認為未來類型電影可能會融合“奇幻”“魔幻”“科幻”“玄幻”等多種類型,而形成一種“幻類型電影”。張智華教授通過論述“奇幻”、“魔幻”與“科幻”三種類型之間的關系,指出中國奇幻類電影應建立在相應的文化的基礎上。對此,陳旭光提出該片是在奇幻類電影的歷史缺失與一代人對奇幻消費、想象力消費的現實需求中出現的,同時也是中國亞文化與西方電影文化的融合,是文化意義上的一次新的建構。【媒介文化:電影與媒介的理論視域與創作格局】//1.作為媒介的電影的演變電影從影院到DVD再到互聯網的媒介變革,使電影與媒介研究成為當前的熱點與前沿問題。如此,作為媒介的電影和電影傳媒成為電影研究最為核心、最為基礎的維度。“批評家周末”以“電影:媒介文化的藝術之境”和“電影傳媒的歷史與文化”的研討,回應電影與媒介的理論與歷史問題。電影作為藝術是電影誕生之初最為重要的文藝理論問題,如今,電影能否作為媒介,及其如何作為媒介,是近年來國內外電影研究的重要議題。博士生趙立諾從媒介理論出發,梳理了從“前電影媒介”到“后電影媒介”的理論脈絡,為電影作為媒介的理論問題和史論發生全面鋪陳。宋法剛博士后指出,這一論題為不同時期的電影媒介研究提供了不同的研究方法。訪問學者劉強在此基礎上提出,當前的電影媒介應再細分為現電影媒介和后電影媒介。陳旭光提出,該論題立足于媒介不僅是裝載思想的載體,更是改變生存方式和思想的介質,而電影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媒介發展史,從文字媒介到圖像媒介,再到當下的新媒介和網絡媒介。2.電影傳媒的歷史與理論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電影傳播已從影院傳播以及雜志、報紙、廣播、電視等的傳統媒體,發展為電影網站等網絡媒體傳播。電影傳媒的研究是洞察電影文化觀念和電影美學觀念發展的重要維度。博士生王偉以“美國電影網站IMDb的歷史”為題,從巴迪歐的“事件”理論出發,爬梳了美國電影網站IMDb的歷史,并梳理出其在發展過程中的主要路徑即網站性質、技術路徑、商業路徑、媒介特性。博士生王佳怡以“英國《視與聽》雜志及其榜單文化”為題,厘清了《視與聽》從創刊到發展的歷程,并分析了雜志所聚焦的電影藝術問題、電影史研究、電影藝術大師專題、經典影片分析四個問題。博士生劉宜冰與譚笑晗博士后分享了其博士論文《法國〈電影手冊〉雜志華語電影批評研究》,并以概念界定、史觀分析、個案研究和反思為切入點,分析了《電影手冊》華語電影批評的特征與問題。在互聯網時代,電影文本的生產與再生產變得“無限”,這為電影史研究帶來了研究文本消失的問題,網絡時代的電影研究如何展開,成為電影研究緊迫的問題。李洋教授提出,電影史的書寫不再僅就文本和導演來進行,媒介與電影史的相互映照更是研究者的當下使命。陳旭光認為,電影媒介的研究可以著眼于電影技術的發展歷程,電影由膠片發展到數字化的媒介形態,在當下的“互聯網+”時代,電影傳播的速度和面向都在發生巨變,網站和電影雜志的評價影響人們對電影的認知,因而是電影意義生產的重要一環。陳陽教授認為,榜單的評選體現了人們對藝術本性的真實性、敘事結構和詩性的追求。劉俊博士認為,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電影信息的數量成倍裂變,電影的藝術價值被推到觀眾面前。3.電影理論對網絡議題的融合在網絡所帶來的電影史研究文本的消失的同時,網絡熱議話題的更新為電影理論帶來新的學術話題,尤其是暖男、小鮮肉等網絡熱詞,為社會學、電影學研究帶來了新的研究對象,尤其是為網絡時代的明星研究注入了新的血液。博士生車琳從“男性氣質”的理論路徑、中國新時期以來的男性形象變遷、男性研究對男性銀幕形象展開分析,回應中國電影學明星研究的問題。顧春芳教授認為,除了電影明星學,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化學、藝術學等角度也能為明星學研究帶來新的意義。在明星學研究的諸多議題中,研究者與被研究明星之間的性別權力關系是重要議題。陳曉云教授從明星研究的兩個時段和一個中心出發,指出從女性研究者的角度研究男明星的重要意義和性別權力關系。蘇濤博士認為,研究者的性別和視角的不同,會對不同性別的明星研究找到更多差異和問題點。博士后李九如認為車琳的報告是一次女性對男性的“反研究”,對于男性氣質的尋找,其實是一個建構的動態過程,只不過這個過程在中國似乎持續了一兩百年,甚至更久,對男性氣質的尋找,在很大程度上是對于社會主流價值觀念的尋找。4.電影的跨媒介創作當前,電影的邊界日益模糊,電影與網絡小說、網劇、電視節目等的跨媒介融合愈發成為電影生產的重要維度。對電影自身的探討、電影與網絡的跨媒介延展、電影與電視的跨媒體創作,是當前電影創作的重要現象與電影研究的重要議題。隨著美人魚、孫悟空、潘金蓮等形象被搬上銀幕并不斷改寫,影視形象是當前電影創作與研究的重要維度。李雨諫以《下水道美人魚》和周星馳的《美人魚》為例,通過對美人魚圖像化的歷史梳理,展開對美人魚故事邏輯來源的探尋,從而指向美人魚從上岸到化身的視覺想象的視覺霸權問題。宋法剛指出美人魚形象由魚變成美人魚,應該是一個“祛魅”的過程,但這兩個美人魚形象卻是一種“附魅”,即強化其感性、性感的一面,這表征了一種世俗化感性消費的現實。近年來,網絡小說改編成為影視劇創作的重要來源。博士后拓璐以網劇《余罪》為例,分析了自1990年代以來影視劇中的“痞子英雄”的發展路徑,探索網絡環境對痞子英雄形象的塑造和傳播的革新,尤其是《余罪》在類型化意識的加強、亞文化策略的實施和表情包式表演體系的建構等方面的突破。與此同時,電影向綜藝節目的跨界創作也是重要趨勢。“批評家周末”以“粉絲經濟?青年文化?電影本體——關于綜藝電影的深度思考”為題展開探討。訪問學者劉強博士通過對綜藝電影的考察,將綜藝電影的藝術特征歸納為紀錄片式的制作方式、故事片式的敘事手法和視聽表達,加上競賽節目的欲望客體設置和淘汰方式。劉俊認為,綜藝電影是當前的媒介融合時代兼具電影、電視、新媒體等多種形態于一身的形式。江耀進則認為綜藝電影實際上是將電視節目放在電影院里播放的一種商業形式。陳旭光提出綜藝電影表征了媒介融合時代的一種物質主義、消費主義趨向。【國際視域下的電影史與電影理論研究】//1.華語電影史論的國內外研究近年來,中國電影史研究熱點之一是華語電影的史論問題,尤其是中外學者通過對當前華語電影邊界的界定所展開的學術爭鳴。這場爭鳴源于《當代電影》的組稿策劃,圍繞海外華人學者魯曉鵬的文章與觀點,引發形成了近年來中國電影史研究界影響力較大的一場學術爭鳴。為此,“批評家周末”邀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比較文學系的魯曉鵬教授主講,并與其他學者展開一場面對面的對談。魯曉鵬教授沿著臺灣學者提出的華語電影的概念出發,將國家的電影(nationalcinema)放在世界電影(worldcinema)的語境中,在全球電影(globalcinema)的基礎上提出了跨國華語電影。作為這場學術爭鳴的重要一方,李道新教授再次強調主張,跨國電影是以好萊塢為代表的歐美中心去尋求的歷史和理論支撐,是一種美國中心主義,這不僅是美國學者的自我中心主義,而且是中國學者的他者中心主義。王一川教授從話語理論出發,認為語言表述和英文翻譯對史論研究的效果并非一致。博士生李寧提出,跨國電影在全球性與民族性、特殊意義與普遍主義概念關系中,是一個非常有張力的概念。陳旭光分析了“華語電影”術語的意義及限度,探討了該術語的“后設性”、術語的超意識形態性等。這次學術論壇正是中外學者從紙上交鋒正式走到面對面論壇,彰顯了“批評家周末”的對話性和現場性。2.跨國合作背景下的電影與外交在當前的電影全球資本主義時代,電影交流與合拍成為常態。這既為各國電影產業帶來更多的可能,也使電影的外交職能在當前的文化軟實力外交中發揮作用。“批評家周末”邀請美國紐約城市大學媒體文化系主任、斯坦頓學院終身教授朱影教授,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YomiBraester(柏右銘)教授,韓國釜山大學文寬奎教授圍繞“作為軟實力和硬通貨的中美電影”作了講演與討論。朱影通過對百年好萊塢電影發展史的追溯和梳理,通過實際例證和數據佐證,提出美國文化善于文化轉換并營造文化軟實力,通過吸收并改造其他區域文化,將其文化推向全球,其效果既體現在經濟效益上,也體現在意識形態的全球擴張戰略上,最終指向美國電影的文化軟實力經驗,這對于中國無疑具有借鑒意義。3.類型電影的中西比較研究從當前的電影市場來看,科幻、懸疑、喜劇等類型電影占據最大的市場份額。但是,對于起源于好萊塢的類型電影來說,中國的類型電影產業與研究尚處于發展階段,尤其是美國也才剛剛起步的生態電影,以及好萊塢的科幻電影。為此,“批評家周末”展開了中美科幻電影與生態電影批評的研討。在電影的發展歷程中,無論是劇情片還是紀錄片,往往都是以人為核心展開的敘事和構架。隨著動物保護、環境污染等生態問題日漸成為全球的重要議題,電影的創作與研究也開始從人類中心主義逐步走向反人類中心主義。魯曉鵬教授從西方學界對“生態電影”的起始生態批評(ecocriticism)的理論路徑入手,鋪陳到生態電影(ecocinema)何為及其產生的原因,并從生態批評的角度出發,反思當前的中國電影會帶來的新的思考空間。對此,陳陽提出,生態問題作為當前中國社會的一個現實問題,其在電影中的反映是非常震撼的,但對于中國的生態電影研究,其理論原點和復雜性在哪里?李道新指出華語電影有其自身的特性,完全從西方理論出發來考量華語電影是否合適?當生態批評泛化為一切批評以后,生態批評的意義在哪里?王一川指出,西方的生態批評與中國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有殊途同歸之處,學術研究的觀點不一致,正是學術的可貴之處。從當前的電影市場來看,無論是國內電影票房,還是全球電影總票房,科幻電影都是其中最大收益、最為矚目的電影類型。博士生李寧從西方的電影理論入手,通過作為亞類型的科幻電影的主題和關注問題的探尋,分析中西科幻電影的異同,指出中西科幻電影的差別根本上來說是受制于不同的哲學視野與文化精神,而中國科幻電影創作與產業最主要的問題是缺乏自覺的類型電影意識。碩士生高原從科幻電影的科學性與幻想性出發,通過西方的科幻電影與中國的玄幻電影的比較研究,分析了《星際穿越》的七個情節,及其與傳統科幻電影的差異。中美科幻電影比較研究的最大意義是對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對此,“批評家周末”將沙龍的話題聚焦于中國科幻電影的創作與評價。陳陽提出,科幻電影的文化邏輯關系是數學和哲學無法解決的問題,而這部分屬于基督教的文化范圍。張慧瑜副研究員認為,中國科幻電影的問題不在于科幻精神和科技精神,而是缺少反科技、反現代的文化傳統。李九如指出,人類之所以制作、觀看科幻電影的原因是,科幻電影試圖解決的是那些人類永遠解決不了的問題。陳旭光指出,科幻電影是好萊塢電影工業絕殺性的秘密武器,其本身是對人類的鏡鑒,是人對自身的反思,對未來可能危機和人類生存危機的預警。4.海外學者的中國電影研究約自從第五代導演開始,中國電影愈加受到海外電影節和研究界所關注,賈樟柯是一直受到較多海外研究界關注的中國導演。巴西圣保羅大學影視傳媒學院的麗婭?梅洛教授是賈樟柯研究的海外學者,時在北大藝術學院做訪問學者,“批評家周末”特邀麗婭分享她賈樟柯研究的進展和成果。麗婭教授通過對賈樟柯電影中的建筑與記憶的探索,分析電影是如何將記憶放置在空間中的。麗婭提出,應該將現實主義作品放在中心位置,而不是簡單參照好萊塢電影的坐標體系進行討論。她認為,賈樟柯的電影里存在一種獨特的電影紀錄性,即指示和保存正在消失的地表圖景。與此相伴的是其緩慢的表演方式、長鏡頭運動以及帶有延遲性的敘事策略,這些做法都體現出一種拒絕的姿態——用物體本身的應有結構來拒絕快速度的暴力結構,以此來回應中國在現代化發展中所呈現的各種現象。來自海外尤其是拉美國家的賈樟柯研究也以其新穎的視角給我們帶來新意。【結語:跨學科、跨文化、跨領域、跨媒介的電影理論和文藝批評】//筆者曾經認為,“電影研究是從社會文化現象、審美現象及大眾傳播手段等角度研究電影的科學,而電影理論一開始就有相當明顯的跨學科趨向,從經典電影理論開始,電影理論就與哲學、美學、文學、戲劇、藝術學、心理學等關系密切,這也與電影本身的綜合性特征、電影文化的復雜性特征等相適應。二戰結束后特別是五六十年代以來,電影學與其他學科進一步整合,研究領域明顯擴大。[3]新世紀以來,這種整合交融趨勢愈益增強。從目前的電影理論與批評的現狀來看,“跨界”是一個重要的主題或趨勢。在學科融合上,社會學、文化學、心理學、生態學、腦神經科學等為電影研究帶來了跨學科的思路;地域空間維度上,全球化空間背景下跨地、跨國、跨文化的對話、研究,為中外文藝研究打開了比較整合的維度和開闊的視野;加之電影生產本身的綜合性、跨界性特點,理論批評界、創作界、管理制片界、甚至融投資界圍繞影片的跨界、跨領域對話交流,更給電影批評帶來現場即時性和多元對話性。“批評家周末”希冀為中國文藝批評的深化、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陳旭光: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王 偉: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博士后*責任編輯:胡一峰注釋:[1]陳旭光:《電影批評:矚望多元開放評價體系》,《中國文藝評論》2016年第8期。[2]參見陳旭光:《2016中國電影十論》,《浙江傳媒學院學報》2017年第2期。[3]參見《“北大學人電影研究叢書”編者前言(代叢書總序)》,收入陳旭光:《存在與發言:電影文章自選集》,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責任編輯: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閱讀()
關鍵字標籤:高雄展場設計公司
|